揚州園林,,明清為盛。雖由人作,,宛自天開,,咫尺之內(nèi),,再造乾坤,。東關(guān)街西首,有園名逸圃,,系清代揚州最后一座私家園林,,園主李松齡,字鶴生,,清末民初錢業(yè)經(jīng)紀人,。1910年,李松齡購得東關(guān)街356號逸圃老宅,,并將一腔文化情懷傾注其間,,費時三年嘔心重建。
芥子納須彌,,壺中有乾坤,。從逸圃大門入,迎面有月門,,額書“逸圃”二字,,“逸”有安樂超群之意,“圃”即瓜果菜園之所,深諳園主田園意趣,。月門內(nèi)有廊修直,,廊西有住宅五進,廊東湖石假山貼墻而筑,,委婉屈曲,,山旁筑牡丹臺,花時若錦,。山間北頭之盡端,,倚墻筑五邊形半亭,亭下有碧潭,,清澈照人,。亭旁有花廳三間,外廊天花,,皆施淺雕,,有白玉蘭、荷花,、菊花,、梅花,寓意“春夏秋冬”的磚雕,,有五只蝙蝠圍住一個壽字,,暗指“五福同壽”的版雕,匠心獨運,,巧奪天工,。沿花廳后小軒碴道轉(zhuǎn)人隔園,折向西北,,可見西樓三間,,面峰而筑,樓有盤梯可下,,或可從假山轉(zhuǎn)入,,亦或從住宅第五進回廊進入,還可從暗門登臨,,園林泰斗陳從周評價此樓布局特點是為“上下錯綜,,境界多變”。
揚州古明月,,長街舊家風,。1937年,日寇侵華,,揚州城淪陷,,素有民族氣節(jié)的李鶴生悲憤成疾,,于當年冬天含恨辭世。為大力弘揚李氏族人修齊治平,、興亡有責的家風家訓,,2007年,市政府明確名城公司參照李氏后人捐獻的《大宅記》《大宅平面圖》等文獻資料,,對逸圃進行全面修繕,,使之逐漸成為我市弘揚古城先賢“存正心、守正道,、養(yǎng)正氣”的一張重要名片,。